提供00后发声平台、包容多元观点,《放学别走》为青少年输出正向价值观

时间:2018-01-12 16:45:36阅读:73436
代际更替的话题,在过去一年被讨论得尤为热烈,随着“70后手持保温杯”“80后成为脱发主力军”“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等成为社交场
  • 放学别走
  • 脱口秀
  • 撒贝宁
第1张图片
1/5
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2/5
第2张图片
第3张图片
3/5
第3张图片
第4张图片
4/5
第4张图片
第5张图片
5/5
第5张图片

代际更替的话题,在过去一年被讨论得尤为热烈,随着“70后手持保温杯”“80后成为脱发主力军”“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等成为社交场热议的焦点,大众蓦然发现00后正在成长为社会的新势力。

过去老一辈总是喜欢给新生代贴上“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非主流”等标签,这种简单粗暴的论断,显然不适用于当下多元化的社会。 因此,对于正在成长为主流群体的00后新世代,整个社会都应当给予更多理性审视。

但在如今的节目市场中,真正以00后为主角的节目依旧相对稀缺,一些节目虽有染指,也更多的是从成人视角对00后的审视甚至消费,缺乏真正的成长观照。

近期,芒果TV推出青春期脱口秀节目《放学别走》,补齐了这个市场短板。

《放学别走》将主角定位在12-16岁的中学生身上,每期节目有2-3名青少年作为“大人物”依次上场发表观点,由撒贝宁 担任主持人,引导话题讨论,节目既为00后提供发声的平台,也给成人呈现了一个了解青少年群体的窗口。

多元价值观彰显节目包容性

《放学别走》体现00后的“文化自信”

《放学别走》首期播出后,00后CEO喻言因在节目中怒怼“不思进取”的成年人,“打着王者荣耀,拿着基本工资,过着十年如一日生活”,而引起了舆论的热烈讨论和持续发酵。

抛开言论本身不谈,喻言在节目中表现出的清晰流畅的表达,缜密严谨的逻辑也体现出了00后群体的“来势汹涌”。而《放学别走》节目也以包容的态度,为众多如喻言一样的有个性、有观点的青少年,提供了表达多元价值观的平台。

目前,《放学别走》已经播至第二期。在前两期节目中,众多阳光洒脱、个性张扬的00后青少年登台,他们中有因“编撰”另类教辅书《共享中考》而走红网络的14岁中学生严祖怀,有在疯狂追星中获得满足感的追星少女陈思媛,有直言家长“神逻辑”的波斯王子,还有热衷cosplay的二次元美少女“裂裂”。

这些形色各异、价值观多元的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广谱性,他们构成了对于00后的群像式刻画。B站董事长陈睿曾表示:00后这一代的用户,是真正具备文化自信的一代,他们从小见多识广,有了更多的知识才会自信。

在《放学别走》中,用户看到的正是这样一个成长于移动互联时代的群体恣肆张扬的一面,他们思想新锐、表达生动且表现欲强烈,已经不再满足于成人的说教,而是更希望自己发声,《放学别走》恰恰契合了话语权转移的需求。

个体案例切入社会议题

主持人巧妙引导输出正向价值观

《放学别走》是以00后青少年为主体的节目,在每期两到三位00后“大人物”的表达中,中国青少年群体价值观全景得以构建,与此同时,每一个青少年背后所折射出的不同文化现象和社会议题,也在节目中得到回应。

例如,00后中学生严祖怀编撰教辅的背后,是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教辅致使学业压力大的不争事实;追星少女陈思媛对待明星的狂热态度,在青少年群体更具典型性,此外,不被家长理解的二次元文化,学生时期常见的校园霸凌等皆是重要的社会命题。

通过个体案例纵深切开社会议题,将中国的代际问题赤裸的展现在了公众面前,从而对各个年龄层都有启发,这使得《放学别走》具有一种思辨的深度。

节目的结构设计,也为话题讨论生成了特殊的谈话场。节目中,除每期不同的“大人物”到访外,还有7位12-16岁的“智囊团”成员,他们表达生动、鬼马机智,在“大人物”提出观点之后,“智囊团”总能形成一个专属于自身圈层的话语空间,他们不时集体diss主持人撒贝宁,不仅让节目妙趣横生,也清晰地呈现出两代人在同一个问题中的不同认知。

而主持人撒贝宁的存在,也有效平衡了节目的趣味性表达和正向价值观输出。在国内主持人中,撒贝宁是不多的亦庄亦谐型主持人,可以将主流价值观念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放学别走》节目中,撒贝宁一方面能够放低姿态,以“传达室大爷”的调侃迅速消除与00后的隔阂,娴熟的进入到他们的话语体系中打成一片,毫无距离感,并且他运用老到的主持经验,在天马行空的青少年偶尔失序时,能有效的完成控场。

另一方面,撒贝宁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成功地实现对青少年群体的价值引导。例如首期节目中,面对自称是杨洋“提款机”的追星少女陈思媛,撒贝宁并没有直接对她的行为给与否定,而是先分享了自己年轻时作为乔丹粉丝的往事,与陈思媛拉近了距离。

随后他引导孩子们思考:追星的经济来源从哪里来;看袋子收礼物的明星不值得追,“你其实最终追来追去,追的是自己的影子。我希望他们可以成为鼓励你们的一个目标。最终这个世界上值得你去爱的人,除了父母,是你自己。”

板着面孔说教,显然不是与00后一代沟通的最佳方式,撒贝宁寓庄于谐的语言风格,很好地实现与00后青少年的交流,同时,三观极正的他也牢牢把握住节目的魂系所在,让人文关怀和正能量的价值观传递成为节目底色。

不消费、不娱乐、非成人视角

完成00后亚文化样本采集

去年以来,主打少年儿童的萌系综艺突然站上风口,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题材类型。这类综艺的走俏,既得益于中产群体壮大后对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也是席卷亚洲的“萌文化”在内容生产中的注脚。

一时间,萌系综艺扎堆荧屏,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节目不乏精品,但不能否认的是,大多数节目都是从成人视角出发,让少年儿童处于被娱乐和被消费的情形,不可避免的使节目呈现出“泛成人化”趋向,缺少对儿童的真正关怀。

《放学别走》在当下节目市场中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从娱乐视角、综艺视角跳脱出来,更重要的是,从成人视角跳脱,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把话语权交给他们,让他们独立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从自身视角出发,解读当下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

这也无疑体现出社会主流文化对青少年亚文化、主流群体对尚处弱势群体的关怀。

此外,《放学别走》也为儿童与成人的沟通,搭建了真正良性的对话渠道。按照文化嬗变的规律,未来十年内,00后亚文化必将成为主导社会流行趋向的主流文化,《放学别走》当下对这个群体的记录和展示,某种程度上,也具有社会学样本采集的意义,让整个社会可以更好地预知未来的文化走向。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